病蟲情報
第四期
如皋市農業(yè)農村局2025年4月8日
小麥穗期病蟲發(fā)生趨勢及防治意見
當前我市小麥陸續(xù)進入抽穗揚花期,此時正是小麥赤霉病防控的關鍵時期。綜合天氣趨勢、病蟲發(fā)生基數(shù)、小麥品種布局與抗性及小麥生育進程等因素分析,預計今年小麥穗期病蟲總體呈中等偏重發(fā)生趨勢,其中赤霉病有偏重流行風險。各鎮(zhèn)區(qū)(街道)要從穩(wěn)定和提高單產的角度出發(fā),把好宣傳發(fā)動關,抓牢技術指導關,全面落實小麥“一噴三防”技術措施,科學打好以小麥赤霉病為主攻對象的穗期病蟲防治總體戰(zhàn),確保夏糧豐產豐收。
一、發(fā)生趨勢
1、赤霉病
一是氣候條件適宜。小麥赤霉病為典型的氣候型病害,根據(jù)氣象部門預測,預計4月中下旬有3次降水過程,發(fā)生時段為:14-15日、21-22日和27-30日,平均氣溫15.0~17.0℃,較常年偏高1~2℃,與小麥大面積抽穗揚花期高度吻合,十分有利于病菌侵染危害。二是田間菌源量充足。據(jù)3月28日全市普查,稻樁子囊殼枝帶菌率平均達0.65%(0-2.1%)。隨著近期溫度上升、田間濕度加大,稻樁子囊殼帶菌率將急速上升,子囊殼發(fā)育進度將顯著加快,孢子將大量成熟釋放,子囊孢子發(fā)散高峰期與小麥抽穗揚花期吻合,對赤霉病流行十分有利。三是主栽品種抗病性較弱。今年我市小麥主栽品種仍以揚麥、鎮(zhèn)麥系列為主,其中揚麥25號11萬畝,占16.7%;揚麥34號10萬畝,占15.2%;鎮(zhèn)麥9號8萬畝,占12.1%;鎮(zhèn)麥18號8萬畝,占12.1%;其余還有揚麥24、鎮(zhèn)麥12、揚麥30、農麥88、華麥5號、鎮(zhèn)麥168等,品種繁多,中感小麥赤霉病種植占37.9%,超過了江蘇淮南地區(qū)平均水平。四是小麥生育進程差異較大。受去年收割進度影響,晚播田塊比例較大,播期較長,以及前期降水持續(xù)偏少,生育期較去年晚3天左右,預計全市小麥抽穗揚花期從4月中旬持續(xù)至5月上旬,持續(xù)時間超過20天。從同一地區(qū)看,小麥生育期也極不整齊,早晚播小麥生育進程相差10天以上。易感病生育期拉長,顯著增加了赤霉病病菌侵染幾率。
綜合以上因素分析,預計今年小麥赤霉病有偏重流行風險。
2、蚜蟲
3月25日調查18塊小麥田,有蚜田塊占75%,有蚜株率最高達92.1%,平均29%,百株蚜量最高達774.19頭,平均42.6頭;3月31日調查20塊小麥田,有蚜田塊占78.9%,有蚜株率最高達93.2%,平均33.7%,百株蚜量最高達982頭,平均62.3頭,高于去年同期,位于近十年第一位。預計今年小麥穗期蚜蟲中等偏重發(fā)生,小麥抽穗后,穗部蚜量會快速進入激增期。
3、白粉病
3月31日全市普查,田塊間零星發(fā)生。但隨著氣溫回升、降雨增多及小麥群體增大,郁閉度增加,將十分有利于白粉病發(fā)生危害,加之我市種植的揚麥、寧麥系列均為感病品種,預計今年白粉病中等偏輕發(fā)生,但部分感病品種或長勢好的田塊仍存在偏重流行風險。
4、粘蟲
根據(jù)賽普星智能性誘設備監(jiān)測,成蟲3月2日始見,較去年晚8天,3月22日出現(xiàn)蛾高峰,當日單個誘捕器誘蛾6頭,截止3月30日,單個誘捕器誘蛾累計39頭。預計粘蟲二、三齡幼蟲高峰將出現(xiàn)在4月下旬。預計今年小麥粘蟲輕發(fā)生。
二、防治意見
針對今年赤霉病流行的嚴重性和復雜性,各鎮(zhèn)區(qū)(街道)應認真貫徹“預防為主、主動出擊”的防治策略,堅持“見花打藥、藥肥混噴”的技術措施,以赤霉病為防治重點,同時做好蚜蟲、白粉病、銹病、粘蟲的防治,全面打好以赤霉病為主攻對象的小麥抽穗揚花期病蟲防治總體戰(zhàn)。
1、防治對象:主治小麥赤霉病、蚜蟲、白粉病,兼治銹病、粘蟲。
2、防治適期:見花打藥,即小麥揚花初期(5%)用第一次藥,做到“見花一塊,防治一塊”,寧早不遲,一塊不漏;第一次用藥后5-7天進行第二次用藥,如揚花期遇雨應在雨前施藥,如施藥后6小時內遇雨,必須進行補治,確保防治效果。
3、防治藥劑:
防治赤霉病第一次可選擇對抑制病菌孢子侵染優(yōu)秀的藥劑,如氟唑菌酰羥胺、氰烯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等,第二次使用對控制病菌菌絲生長和擴展效果突出的三唑類藥劑,如葉菌唑、丙硫菌唑、戊唑醇等,停止使用吡唑醚菌酯。三唑類藥劑務必根據(jù)標簽要求用足藥量,防止影響防效,刺激產毒。
防治蚜蟲可選用吡蚜酮、噻蟲·高氯氟等;
防治白粉病可選用環(huán)丙唑醇、氟環(huán)唑等。
以上藥劑要用足藥量和水量,加入葉面肥與抗逆增產植物生長調節(jié)劑進行混噴,保粒增重,提高小麥抗逆能力。推廣使用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等高效植保機械進行統(tǒng)防統(tǒng)治,無人機施藥應添加助劑,提高噴霧質量,保證防治效果。
4、注意事項:
1.配藥時,注意進行二次稀釋,添加到藥箱的順序為:先加殺蟲殺菌劑、植物生長調節(jié)劑,再加葉面肥,最后加飛防助劑,做到現(xiàn)混現(xiàn)用。
2.注意安全用藥,注意蠶桑安全,注意蜜蜂安全,防止中毒事故發(fā)生。
3.農藥包裝廢棄物不要隨意丟棄,應妥善收集送至集中回收點回收處理。